幽门梗阻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国内首例3D胸腔镜瘢痕食管切除及消化道重 [复制链接]

1#

重庆日报全媒体讯(记者李珩)12月10日,重医院获悉,该院胸外科为14岁银川姑娘刘小(化名)成功实施国内首例3D胸腔镜瘢痕食管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术,让7个月没能经口吃东西的姑娘终于能吃东西了。

郭伟手术团队组织术前讨论,制订手术方案。图片/万衷余

“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。”近日,在陆*特色医学中心胸外科病房,刘小吃了一小口妈妈做的芙蓉蛋,终于笑了。病床旁的刘妈妈却再也没有忍住眼泪:“7个月了,孩子终于可以吃一口东西了。”

刘小误服了洁厕剂,洁厕剂的强酸造成了刘小食管和胃的严重损伤——食管瘢痕狭窄,继而引起吞咽梗阻;胃体和幽门部亦出现腐蚀伤后的瘢痕狭窄,导致幽门闭锁。为解决营养问题,医院做了开腹的空肠造瘘维持营养。

“难道要让女儿14岁开始就一直带着管子生活?”刘妈妈带着女儿辗转求医,考虑到病情复杂,手术难度大,医院接手。

“重庆地区因有烧碱制备火锅食材的传统,曾是食管腐蚀伤的高发地区。医院胸外科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,已故的蒋耀光教授是国内该领域最为知名的专家,蒋教授的学生郭伟教授擅长治疗此类疾病,你们可以去重庆试一试。”外院一名专家告诉刘妈妈。

抱着一丝希望,刘小一家从成都来到重庆。医院胸外科副主任郭伟在详细检查后,发现刘小的食管全长均存在瘢痕狭窄,胃也几乎失去了消化吸收的功能。

“瘢痕食管远期癌变率为正常人群的倍以上。这个小姑娘才14岁,为了控制癌变风险,我们决定实施瘢痕食管切除术,但食管的损伤平面很高,常规颈部食管残端吻合已经很难解决梗阻问题,我们必须另想办法。同时,小姑娘的胃体瘢痕化已非常明显,加之幽门出现梗阻,如何解决胃液潴留也是必须同期考虑的问题。”郭伟及手术团队反复讨论,决定采用微创技术切除瘢痕食管的同时重建消化道。

“这对医生的技术有极高的要求,主要是手术涉及的吻合口众多——咽部与末端回肠或结肠吻合口,位于腹腔的结肠与空肠吻合口、空肠与空肠间的吻合口、回肠与远端结肠的吻合口,重建后的消化道走行复杂。”郭伟说,移植段结肠坏死也很可能导致手术失败,带来的后果是患者今后再也无法经口进食。

即便如此,郭伟手术团队并没有放弃。11月20日,郭伟手术团队奋战7小时,在3D胸腔镜下实行了瘢痕食管切除手术,移植的末段回肠和右半结肠不仅实现了肠管蠕动方向为顺蠕动,回盲瓣的存在也保证了刘小不会出现食物和消化液的反流,远期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。

因为微创,刘小的胸部创口只有4个小孔。术后第一天,刘小便可下床活动行走,术后第九天消化道造影,一切正常,第十天,刘小恢复经口进食。术后第14天,刘小出院了。

专家特别提醒,消化道腐蚀伤由于腐蚀剂的种类不同其严重程度有所差异,误服强碱性制剂后因胃酸可以中和部分碱性成分,故而一般食管损伤较重,胃的损伤相对较轻;误服强酸后由于胃液无法中和,食管和胃的损伤均较严重。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邮箱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